閱讀文獻:張素玢,〈文獻蒐集與地方史志研究—以彰化二水鄉為例〉,《國家圖書館館刊》91:2(2002.12),頁35-51。

一、前言

1970年代左右台灣本土研究興起,除了區域史、原住民史、方誌的編纂也開始受到重視。儘管學界或地方人士都正視到修史的必要,文獻的不足,卻是這項工作最大的挑戰,筆者在撰寫《二水鄉志》〈歷史篇〉時,也遭逢這樣的問題;本文內容將說明田野工作的進行、地方文獻收集的成果,並闡述利用地方文獻,配合現有的歷史資料、檔案,建構地方史志的具體例證。

 

二、區域特色的掌握 

傳統方志也從事實際調查以蒐集志料,並將之集結成冊,稱「採訪冊」;實地調查的重要性不言自明。實地調查與資料蒐集,是地方史志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環。以鄉、鎮為單位,是進行小區域研究最適當的範圍。以彰化縣二水鄉為例,現有的史料、方志,能找到的資料寥寥無幾,而且多與水圳有關;為了彌補現有文獻的匱乏,筆者初步擬定清代部分將從地方調查過程,廣為蒐集字契、古文書。日治時期除了《二水庄館內概況書》、《員林郡大關》、《台中州統計書》等官書以外,並由《府報》、《台灣州報》、《台灣日日新報》、《台灣民報》等報逐日蒐尋,甚至廣告也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;戰後由於二水鄉公所並沒有資料傳承,所以戰後50年的資料保存狀態最差,有關鄉政民事必須從《省議會公報》中藉由議員的質詢內容,了解二水的重要議題。另外,《鄉民代表會紀錄》也是地方上可利用的資料。戰後各大報的相關報導,亦為資料的來源之一。
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有雷)

一個瘋狂的突擊組織劫持一艘納粹德國U 型潛艦,奉命將重要物資原子彈核心鈾原料偷運到紐約,以完成美國曼哈頓核彈計劃。一方面也為了避免落入納粹希特勒之手,製造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。而這場行動幾乎是敢死隊的不可能的任務,途中充滿許多德國納粹潛艇及反潛驅逐艦的追擊場面,躲避魚雷攻擊、對抗反潛驅逐艦等高張力場面......

 

一開始吸引我的是配樂,磅礡又大氣,替這部電影加分不少。劇情跌宕起伏,節奏堪稱緊湊。裡面有著軍事行動、潛艦攻守的細節,不是內行人根本不會知道,拍得既寫實又有張力。

領袖是個背負著過去的激進軍人,帶領著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英雄豪傑、甚至是英雌,也無,論黑白,不過這特別的「湊巧」,不知道是否為票房考量或者是平衡族群與性別,添增不同的色彩,尤其是潛艦題材的軍事片,通常都是陽剛味十足,過去似乎沒有女性要角的出現,這也是一樁奇招與突破。而這批突擊隊隊員也是有血有肉,不是過去英雄總是打不死的那種類型片。

文章標籤
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岸裡這個地名對我來說算是熟悉的,因為家住大雅,到過去繁華的台中縣政府所在地豐原;神岡「岸裡」區域是交通必須要道,而且那邊也有一個岸裡國小並去過裡面。所以一開始就以為這是在講家鄉附近地域的歷史,因而選擇了這篇論文來寫歷史學方法的心得報告。

 

摘要:

建醮、普渡是台灣漢人的重要民俗活動,然而在令人在意的是19世紀的熟蕃也有建醮,固然受漢人的影響,但本身的部落民俗傳統也雜揉在其中,不像是單純的漢人建醮。本文受岸裡大社所遺留下來的文書,以及受「清帝國」介入岸裡行政社群的形成與社會生活實況的釐清。與漢人不同的特色有:(1)在岸裡公館舉辦建醮活動。(2)建醮選擇不是漢人的天公、三界公生日,以及土地公頭牙之後(非漢人於收割農閒之時)。(3)礁域與岸裡行政社群為主(4)經費由捐款而來,而不像漢人收丁口錢。

文章標籤
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國二那年,因為暗戀班上的女生,卻又沒什麼情緒出口,每天晚上都在想她而失眠了一整年,到了快要聯考的前一兩個月時候,身心狀況變得非常差,白天打瞌睡,晚上睡不著,成績一落千丈,本來是升學A1班前五名的我掉到班上倒數幾名。

 

那時候好幾位老師都發覺我不太對勁,不過真的幫助我很大的是國中的歷史老師張老師,她帶我去看精神科診所、與我母親密切聯絡,不僅幫我補習加強、下課後還會在她家吃飯、甚至住到她家去。

 

儘管原本被預期上台中一中的我,最後也僅考到當時中部七、八志願的豐原高中。但如果沒有那段時間老師視如己出的陪伴,高中可能會流浪到更後面的志願。很感激當年老師的照顧,如果不是那時拉我一把,我也不知到底最後狀況會有多糟。

 

文章標籤
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推薦序中,張鐵志提到:「桑德爾認為,現實中的才德制其實是虛假的幻想,在當代,教育是社會流動最重要的機制,但在美國的統計數據顯示,名校學生大部分來自富有家庭,因為富有家庭可以給小孩更好的學習環境,加上各種人脈關係,所以能否進入菁英學校是有階級偏差的,而不是所有人都擁有真正公平的機會。現實世界的機會遠遠不是公平的。」......頁5。

 

朱敬一的推薦序中,在績效主義下則提到:「什麼是應得的報酬?

一、績效主義者認為能力與努力所創造的高報酬,是他們『應得』的。但事實上有這麼理所當然嗎?CEO的薪水是員工的三十倍或三百倍,究竟哪一個是『應該』的?判準在哪呢?有位市長自豪自己智商一五七,因此反應敏捷進而當上市長,與此人『碰巧』是貴族有什麼差別?一個是好狗命,一個是狗命好,一也!父母為貴族是備受批評的貴族主義,父母靠精子卵子傳給子女高智商,不也是世襲?智商高或是麥可˙喬丹彈性佳,在道德上哪有什麼值得誇讚的?

二、經濟學家法蘭克˙奈特還有一個說法,駁斥『應得論』。奈特表示,喬丹之所以薪水高,是因為他碰巧出生在一個『大眾喜歡籃球運動』的社會,這也不是一種好狗命嗎?......

三、績效主義者深信『應得論』,於是養成了傲慢的心態,失去了對其他『智商低於一五七者』的同理心,他們在言談中不時表露出優越感......」......頁14、15。這幾天某市長的的發言果然又扯到用智商批評人,果然一語道中。

文章標籤
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記得有次從鹿港騎機車回大雅,經過沙鹿時恰巧看到「沙鹿登山步道」的指標,心想:沙鹿也有登山步道?為了解惑,而且之前在大坑一號二號步道爬了吃了些苦頭,便想換換地方,就找了個平日有空的時間,上午來騎車導航到沙鹿登山步道。也不知為何Google登山步道口,來到的卻是一個水泥空地,一旁停了幾輛車,還有一些叔叔阿姨們在旁泡茶、吃東西和閒聊。我停好機車,便走向前去問,他們說這邊是步道的中心點,他們一大早就來回四公里走遍,現在已經在休息交誼,他們還很客氣地問我要不要來喝茶,我婉拒了,說我要先去走步道,並且問他們說哪一段比較漂亮,就照著他們的方向指引,開始出發。

 

 

文章標籤
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