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陳列:
通常走進一家書店,入門的第一張桌子最是精華,會放上暢銷書、預估會熱賣的書,再加上店員一點點私心推薦的好書。桌上擺的書要有一定量,大約是三本以上,不同的書量會相因應的位置。以這張桌子來說,最下面的小書車高低差最大,最適合堆大量的書,其次是桌上後排,再來是桌上前排、書椅。以這張桌子來說,有三個高度,三個高度各有不同的視覺效果,也會有不同的賣相。最高的位置是書椅,同時也是最好位置,站在桌前,一眼望去最先看到的的會是書椅那排,其次是平擺桌面,後排書比前排書高也是因為視覺效果比較好的關係,本來前排的書就比較顯眼,如果後排再矮下去,更不會令人注意到它。其次,書與書間的高低差最好一致保持美觀;最下面的小書車,雖然站在桌前的效果最差,如果站遠一點看,因為書量大和秀面,又會變得顯眼,也是個不錯的位置。依位置的好壞,就會調整書籍的陳列,將熱賣、好書盡量調至好位,次要的書就遠離精華地段。
其次書與書的連接要有邏輯性,如果有主題突顯會更好。以這張桌子來說,最右邊是推理小說,再過來是西洋文學、日本文學、最左邊是中文創作,一個區塊一個區塊分,同類型放一起,同類型也有彼此的邏輯,比如書椅上最右邊兩本屬於西洋推理類型,平擺桌上最右邊上下兩本屬於日系推理。不同類型間也要有連接關係:日本小說和西洋純文學間的接法是(左)《繃帶俱樂部》(純愛小說)<----->(右)《我可以不是艾蓮娜》(女性小說);(左)《宮尾版平家物語》(女性觀點歷史小說)<----->(右)《優雅仕女的秘密旅館》(女性小說);右邊下面的小書車是個小主題,將《失物之書》和《偷書賊》這兩本跟書有關的小說放一起,聚焦力更強。
特殊陳列:
書店有時也會有特殊陳列,有時是因為美觀,有時是那檔的大書,書量大必須大力促銷;舉例來說這座偷書賊的大型陳列位於一入門的左前方,高度大約有1米六,用了97本書,底部的磚牆將做成ㄑ字圖樣,書名朝外。總共用了六個板面重複陳列,儘管最上面左右各放了《風之影》和《失物之書》這兩本跟書有關的小說,但也是為了襯托《偷書賊》,上面懸掛一張長對開的POP,成一體的效果;堆大量時首重美觀變化,讓客人感受新奇不一樣的氛圍、注意到這本書。另外,盡量不要留白,將書名朝外,美觀也加強宣傳效果;不過特殊陳列這部份變化最大,很能展現門市的不同風格和巧思,這部份,反倒不太有各通路侷限性的風格。然而在基礎陳列上的概念差距比較多。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大概每種行業都會有某些職業病,身為書店店員也是如此。當書店店員逛書店就會出現這種情況,你會看到他盯著眼前的平擺桌,眼光來回掃動,注意書種的挑選、書籍與書籍間的邏輯連接、擺放的方式。當他走到高櫃前,一樣盯著面前的書櫃,開始由上而下一排排掃動,留意這家書店有什麼書、有什麼是自己家缺的、這座書區的特色強項。另外還會比價,注意別家通路的書展折扣、單品售價,別家通路的暢銷書跟自己家的有什麼不一樣。書店店員每天上下班都是上不完的書!書!書!煩都煩死了,很多人本來很喜歡逛書店,做這行後也變得不太逛書店。但是也有很多人死鴨子嘴硬,常常說下班後要放鬆放鬆,遠離工作,但是[不小心]來到書店時,眼睛又開始來回掃動、[逡巡]。
上禮拜上班時,我剛好碰到這種人,一位身材高挑又有氣質的漂亮女生。一般客人都是隨意看看,眼光隨意跳動偶爾停留,拿起本書或雜誌。這位小姐我先在外國文學區,看到她注視著書櫃由上而下來回掃動著,表情斟酌。經過時看了一眼,好像我們區的大店同事,兩次支援盤點打過照面但是沒說過話。上書時刻意經過仔細看了一眼,又好像不是。回到櫃檯跟工讀生講這件事,她也跑去看,回來跟我說她好像跟著香港客人一起進來。難道是我認錯了嗎?上完一些書又回到櫃檯,工讀生又說她認錯了,那批香港客人走了。我又回到書區,那位小姐剛好逛到文學人文推薦桌,眼光掃動著。我上前請問她是不是友店同事。Bingo!她表情有點尷尬地承認,聊了兩句,跟我負責同樣的書區。
前天晚班下班後,急著要本書,下班後直接到敦南誠品買書。順利找到書拿到櫃檯結完帳後,轉身將書放進包包,抬起頭來,看到一位高高的女生,眼光來回[巡視]著桌上的書,正巧她轉過身來。沒錯!就是上禮拜遇到的友店同事。我問她:是不是到各地[巡邏],她也納悶:怎麼到處都看得到你?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0) 人氣()
昨天到光華商場尋寶,今天奔馳在台北市大小書店,兩天下來,累積不少戰果。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
禮拜五去國際書展逛了一趟,原本沒預計買什麼,只想看看,因為如果要算便宜,普遍八折上下的書,台北的話,水準、政大書城、販讀,甚至是唐山書店,折扣都相近甚至更低,實在沒必要大老遠跑那一趟,還花門票錢。倒是可以看看一些出版社的書,平時書店留不久的書,自家出版社還是會大推特推,可以看看是不是有些好書或是有趣的書遺漏掉。雖說沒有打算買書,最後一趟下來,還是買了兩本5折商周世界經典文學書系的《愛麗斯夢遊仙境》、《動物農莊》,前衛5折的《歌德激情書》還有田野影像的3套明信片。
如往年般國際書展一點都不國際,國外出版社一間間像辦公室隔間,實在寒酸。俄羅斯文學主題館也只是個空架子,最後還是國內出版社、書商的大賣場。主要的大出版社佔據了中央主走道兩旁的位置,越小的出版社位置越邊緣。宗教類出版社幾乎是頃巢而出,佛教、基督教、天主教、道教、伊斯蘭教,怕有10多家、20家,,佔掉不少攤位,蔚為奇觀,宗教的力量真是「偉大」。11點金庸來簽書,隊伍排得長長,號碼牌超過100名。我走近攤位,門市還極力跟我推銷二版的文庫本,還說不再印了;前衛的攤位只有一位小姐顧攤,折扣數簡單,半邊5折、半邊7折,打到這麼低的折扣,加上之前超低特賣會,真怕它倒了,買一本安安心。商周的經典世界文學是新的譯本,5折可買。田園城市的螢光色布置還有裝潢像是走進藝術展,最有特色,不愧是專出建築設計類的書店。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8) 人氣()
身為一個書店店員,跟書非常有緣,每天要翻閱、搬運、銷售...等等親密的接觸。工作至今一年多,也還在繼續進行中。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,答案不僅僅是:「喜歡閱讀」、也不單是「歷史系畢業工作難找」這個理由,應該是某種玄之又玄冥冥中因緣吧!
大學讀中興大學,正門口出去的巷子裡有家書店叫「闊葉林」,典故來自波赫士,廖老闆讀過歷史研究所,但對文學興趣顯然不亞於歷史,學生時代還跑去外文系修課。大一有次去買艾可《悠遊小說林》,在櫃臺內的他抬起頭來問「看得懂嗎?」回答後,他頗表稱讚說:「不錯不錯,歷史系學生大四還不一定看得懂這個!」 (言外之意是歷史系學生不太碰理論也不太碰文學)闊葉林一般書打九折,熟客打85折,可是我卻獨有打8折的優待。當年在學校,同學看到總要逼問我:為什麼這麼便宜。這可是有來由的。有次在書店閒聊,老闆問我看書速度多快,我答說「一個禮拜1、2本吧」他說:「不行不行,一個禮拜至少要讀三本書。跟你打個賭,如果你能半年內每個禮拜都讀三本書,買書就算你7折、75折。」好逞強如我,當然一口答應。於是每個禮拜為了這個約定全力以赴,看得比課業還重要。一開始只要每週向老闆報告,讀了什麼書,一個月後改成要說個大綱,最後還要交書面,真是越搞越認真。社團忙碌的繁瑣大小事、課業,再加上這個負擔不小的讀書量,三個月後我像隻鬥敗的公雞來到書店,「老闆,我撐不下去了」他高姿態地打量打量「好吧!以後買書就算你8折。」雖然挑戰失敗,佔點折扣上的便宜,還是挺高興的。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