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坂幸太郎真是個奇才,總是能不斷丟出意外的驚奇。爆點之ㄧ:安藤是《魔王》這部長篇小說最重要的主角,同時也是第一人稱的敘事者,居然在小說進行到三分之二時,就暴斃了。爆點之二:五年後,犬養已經當上首相,勢力越大動作越明顯。安藤的弟弟潤也以及妻子詩織,繼承著安藤的精神,累積龐大金錢和實力,做好充足準備誓言一定成功,終於來到最後決戰之時,小說結束了,留下一個開放式結局,我們還沒看到犬養真正遂行他的惡行,也不清楚潤也的大計畫是什麼,不知是成功還是失敗,有沒有像哥哥一樣身死。
伊坂幸太郎真是個奇才,總是能不斷丟出意外的驚奇。爆點之ㄧ:安藤是《魔王》這部長篇小說最重要的主角,同時也是第一人稱的敘事者,居然在小說進行到三分之二時,就暴斃了。爆點之二:五年後,犬養已經當上首相,勢力越大動作越明顯。安藤的弟弟潤也以及妻子詩織,繼承著安藤的精神,累積龐大金錢和實力,做好充足準備誓言一定成功,終於來到最後決戰之時,小說結束了,留下一個開放式結局,我們還沒看到犬養真正遂行他的惡行,也不清楚潤也的大計畫是什麼,不知是成功還是失敗,有沒有像哥哥一樣身死。
高中時我也曾是當中的一員。雖然家裡人都是傳統的民間信仰,初一十五燒香拜拜。高二那時抱著學英文的心態,以及懵懂地想找個信仰依歸,跟著同學到了附近教會的青年團契。教會裡有兩對牧師、師母來自美國,有一對和藹可親福福泰泰的,有一對則是高高瘦瘦的,不過同樣都風趣幽默。說著一口略有口音的國語,每逢週六夜就帶著我們學英語、讀聖經、禱告、益智遊戲、吃吃喝喝......等。也就這樣慢慢認識基督教、教義,結交新朋友,分享彼此的生活、煩惱,為彼此禱告。後來自然而然週日偶爾也去禮拜,上聖經課程,最後也受了浸禮,信了基督教;家裡的父母對我去學英文不太排斥,不過卻不太能接受基督教,信教的事也沒跟他們說。與家中信仰的衝突不時困擾著我,每逢燒香拜拜時總是能躲就躲,躲不過時就拿著香整個腦袋放空。
他是我台中家的最新成員,老爸順口叫他「小黑」,儘管他半黃不黑的。我們家的取名,「皮」跟「黑」是最重要的關鍵字,從中排列組合。第一隻叫「皮皮」,第二隻叫「小黑」(已經過世,不是現在這隻),第三隻叫「黑皮」(兩個關鍵字同時出現了!),第四隻也就是現在這隻叫「小黑」(又輪回來了,嚴格來說應該是小黑二世,不過這兩隻小黑彼此沒有血緣關係)。
裝可愛
累了打哈欠
幾場精心設計的槍戰畫面用嘆為觀止來形容絕不誇張,儘管從以前到現在槍戰在電影裡頻繁出現著,許多大師都創造許多經典戲,杜琪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。但可貴的是,他每次都能再擠出新玩意,讓人佩服他別出心裁的創意。這部電影第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是,強尼咍勒戴、黃秋生、林雪、林家棟四人跟縱著三名殺手來到郊外,對方也察覺開始對峙,突然從山坡上衝下來一堆小朋友和媽媽們,一陣錯愕後才發現原來是殺手們帶著妻小到露營區烤肉。顧及基本的做人原則,不要讓小孩子看到這一幕,就在遠方餓肚子枯等他們結束;等對方打發妻兒後,原本歡樂的烤肉區,一轉成殺戮叢林戰場,月光不時被烏雲擋住,地下也隨之昏暗漆黑,落葉紛飛,只能憑著直覺,在叢林裡追逐奔逃著。漆黑中無法辨認是敵是友,遭遇生死幾乎都是運氣。
第7首〈I Me Mine〉曲風神似六零年代的披頭四,是首簡單直接的搖滾歌曲;第8首〈印倫情人〉怪裡怪氣地,帶著印度風,前奏的西塔琴彈奏尤其搶眼,不知道是彈真的樂器還靠合成樂器做出來的?第9首〈我的大道〉從開始到中段,混合了rap和電子音樂,後段又以狂野的電吉他轉為熱血搖滾曲風,可是情緒一直是搞笑的,「我是黛安娜加上貝多芬/不是黛安芬考試一百分/今天你想要給我多少分/不管多少分大家分一分/我沒有分寸只有雙截棍/除了打壞人還能包餛飩/我擁抱人生我擁抱家人/我擁抱掌聲也擁抱噓聲」第10首〈哇哈哈〉是「精神勝利法」之歌,不管平常事好事壞事全都以哇哈哈面對,「手牽手哇哈哈哈/一起來哇哈哈哈/考零分哇哈哈哈/被罵也哇哈哈哈/你好嗎哇哈哈哈/再見啦哇哈哈哈/笑一笑哇哈哈哈/哈哈哈哈哈哈」。不過也有另一種可能是「顏面神經失調」之歌。第11首〈推動搖籃的手〉旋律優美,木吉他伴奏非常動聽。旺福也寫得出一般正常的「流行歌」歌嘛!終曲〈旺福進行曲5〉就在啦啦聲中結束整張專輯。
《旺福愛你》這張專輯人聲、樂器都很清楚分明,主唱跟合聲也很和諧,是張好聽舒服的製作。不過這「分明又和諧」的優點,在現場也是如此,更能感受。因為有些樂團或歌手的現場,不是人聲太大樂器的聲音糊成一片,不然就是樂器的嘲雜聲淹沒歌手的聲音,相較之下,旺福專業許多;有趣幽默的歌詞,曲調簡單順耳,讓人印象深刻。但大多是字字分明的「唸唱」而沒有複雜優美的旋律,聽久其實會有點膩。
《中國大趨勢:八大支柱撐起經濟強權》約翰奈思比、桃樂斯奈思比以樂觀積極的態度看待中國的發展。提出八大支柱(八個面向)的分析:1.思想的解放。2.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結合。3.圍地造林讓樹木自由成長。4.摸著石頭過河。5.藝術與學術的發酵。6.融入世界。7.自由與公平。8.目標諾貝爾獎的創新之路。
「思想的解放」提出鄧小平是中國邁向現代化與市場經濟道路的首要功臣,江澤民、胡錦濤延續了改革開放的路線;「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結合」中國雖是自上而下的領導,卻也會參考自下而上的意見,而達到良好的融合;「圍地造林讓樹木自由成長」在中央的政策規劃下,如經濟特區的良好政策,加上人民各司其職,有著多元正向的結構;「摸著石頭過河」在無數的試誤學習中成長,先由地方進而擴展至全國;「藝術與學術的發酵」活絡的現代藝術,以及各種刺激藝術發展的地方政策紛陳。許多海歸派學人,紛紛回國貢獻己長;「融入世界」積極與向世界宣示接軌,包括北京奧運的展示、中美戰略經濟對話、中日關係的改善、中日韓高峰會、中非關係的加強(對非洲的援助);「自由與公平」儘管還有許多缺失,但逐步發展福利措施。另外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為中國香港,而中國有向香港靠攏學習的趨勢。「目標諾貝爾獎的創新之路」積極網羅世界的頂尖學術人才。但教育仍是死背僵化教育,需要走向鼓勵創新競爭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