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kinigirlsonice

一群女大學生想在假期利用性感身體賺外快,選擇了穿著比基尼性感洗車服務,找來會開灰狗大巴的性感俊男開車,跟車的心懷不軌猥褻男同學。還沒到達目的地,車就拋錨了,在漫長的修理等待時間,這些性感女生直接在廢棄的加油站就地取材,開始了洗車服務,然而她們卻沒發現客人進了無人看顧商店後,就沒出來過,同學一個個消失,大家以為是各自帶開野外上演露天妖精打架。直到有人打開了冰櫃……


美女與殺人魔是常常是建構恐怖電影的兩大基石,穿得少少的性感美女往往在驚聲尖叫在奔跑全場,強調無辜柔弱的姿態,特寫驚恐扭曲的強要漂亮女生裝醜涕淚縱橫的難堪表情。導演往往會精心設計些場景、動作、服裝,讓鏡頭中的沒什麼名氣的三線演員甚至是大螢幕初登場的年輕女生,大肆發散性感魅力,吸引滿足色瞇瞇觀眾目光。

6

文章標籤
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1555

在泰國唐人街討生活的孤兒亞琛(郭富城飾演)始終放不下兒時父母的突然離去不再回來,從小到大一直在找爸媽,甚至立志做警察而後成為了私家偵探。有一天他接受朋友肥龍(大傻成奎安飾演)的委託,肥龍指稱照片的年輕女子要殺他,塞了一把錢給他,隨即口吐白沫。亞琛雖然莫名其妙,但還是接受這件委託。他先還了警探朋友風澤(廖啟智飾演)一些錢順便打通關節,隨即展開調查……每當他逐漸摸索到點頭緒,要找當事人詢問對質時,那對象總是橫死。甚至演變成只要亞琛一出現,就有人會死,警察逐漸將他列為嫌疑犯,風澤半勸半警告他不要再插手這件事,他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脅......

 

《C+偵探》一片在泰國曼谷拍攝,故事發生的地點也是在泰國的唐人街,昏黃復古的懷舊風色調。融合了老港片和泰國鬼片兩味。片中角色多操持著粵語和泰語,將香港警匪片的緊張幽默和泰國鬼片的詭異風巧為雜揉,調配得還不錯。骨子裡是部警匪懸疑片,但又添了異國風味以及大量暗示的鬼怪情節。同時用異域、警匪懸疑、鬼怪吸引人,也算是走出自己的一條偵探電影路。雖說新鮮也不新鮮,日本早有''金田一耕助''系列偵探鬼怪電影。但是泰味咖哩跟日式咖哩總是不同,更何況還加入港式燒臘。光是有幕在都市裡開車撞到大象的車禍橋段,就很泰國在地風很讓人驚奇。

picx_fdhk3110780713

文章標籤
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

 

賴和音樂節由彰化在地的賴和文教基金會主辦。活動還沒開始前就我就已經到了,一步入會場,就看見吳晟老師正被中學生包圍著,被問到近來黃春明、蔣為文的台語文學、台灣文學爭議,剖析異常犀利。彰化地區的學生能有此常有機會接觸老詩人,真是幸福。近來彰化高中生的成熟與高度頗令我訝異,像是反國光石化的參與、對島嶼寫作寫作的文學家挑選的疑惑,到這次看到團團圍住詩人的孺慕、往來,積極參與文化志工。實在讓我對高中生刮目相看。

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227085_146447672090905_101260043276335_261020_4325752_n

Tizzy Bac(1999~)是台灣極少數有著鍵盤特色的樂團,不僅玩得好  ,在編曲的樂器組合中甚至提升到最重要樂器,沒有吉他手,俗稱鋼琴搖滾。節奏感十足,他們的歌有種行雲流水的順暢感。玩得興起火力全開時,又有種爵士大樂隊的熱鬧氣派感。成員有惠婷(主唱兼鍵盤手)、哲毓(貝斯手)、前源(鼓手)。


新專輯《告密的心》乍聽之下普通平凡,不似過去專輯那麼動聽。但是搭配歌詞細聽之下,還是挺有趣味,歌詞寫得很妙,詮釋著人生、愛情的況味。雲淡風輕的灑脫基調下,帶著一絲感懷遺憾,更融入黑色幽默,十分具有特色。雖然一樣談愛情,卻彈出不一樣的風景樣貌;整張專輯結構分為兩大部分,前半部分以''All is Dream''和 ''Dream is Over'' 兩首無歌詞的曲開啟7場夢7首歌。後半部分也有7首歌。不太能了解區分成這兩部分的差異為何?


文章標籤
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Lisbonne Story


電影音效師溫特收到導演佛萊德的來信,催促他動身到里斯本協助完成後製。明信片時間已有一陣子了,溫特悠哉地開車旅行穿過歐洲大路,經過一個個國家特別感受到歐洲一體共生的感覺。終於到里斯本車子才出了問題,只好搭便車抵達目的地。來到工作室迎接他的卻是一群手持攝影機的小鬼們。導演去哪了誰都不知道。溫特看了看毛片,決定先動手等佛萊德回來,出門四出蒐集音效、訪談,卻總是看見一個漂亮男孩的鬼魂,而導演似乎蒸發在人間,不存在的男孩、不存在的導演,這兩者似乎有種幽微的關聯......

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14d9c9be4a91c4

2011第64屆坎城影展(戛纳电影节)Festival de Cannes/Cannes Film Festival得獎名單:

金棕櫚獎La Palme d'or:

《永生樹》(The Tree of Life), 泰倫斯˙馬利克(Terrence Malick)


卵生水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