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從海上來,帶回航海的二十二顆星
你問我航海的事兒,我仰天笑了……
如霧起時,
敲叮叮的耳環在濃密的髮叢找航路;
用最細最細的噓息,吹開睫毛引燈塔的光……鄭愁予〈如霧起時〉
鄭愁予(1933-)15歲即寫詩,16歲隨國民政府來台,就讀新竹中學,18歲重拾詩筆,進入現代詩社開始大量創作,任職於基隆港,工作之餘全力投入詩創作,或在基隆或來回台北熱情與詩友談詩論藝。民國40年代也正是也正是台灣現代詩的全盛時期。鄭愁予讀遍中國古典詩詞,將宋詞的韻味化到現代詩中,無人能及。後來又有美國經驗:愛荷華作家工作坊與中國作家大量交流,參與保釣運動被註銷護照無法回台,從此在美國定居40年。晚年落籍金門,認祖歸宗方知原來是鄭成功鄭克塽的後代。
這部記錄片關於詩人鄭愁予的生平幾乎是面面俱到,從年輕到老的詩軌跡,生活環境的變化、交陪的摯友、私人家庭面向都做了具體而微的觀照。儘管看過鄭愁予不少詩,也無法從中看到新竹中學時代自由校風全才教育的對他的陶冶。同輩詩人、朋友對他的看法、年輕全盛期時的身影。與中國作家的聯繫交往。美國文化經驗對他的影響;缺憾的是沒有位詩人做一個批判的歷史定位,在台灣文學、甚是中文創作的時代角色。
情節節奏平緩穩重,沒有劇烈的高低起伏。不時有某些片段讓人觸動,儘管詩人依然健壯,思路講話極其清晰,但是採訪到的同輩詩友多半憔悴、凋零,甚至死去。風騷一時如今默默無聞。愛荷華作家工作坊也讓人唏噓,美國、甚至世界如此代表的作家交流所在,七十、八十年代台灣不斷有作家過去,現在已中斷許久,或許也正反映台灣文壇的敗落。而偕同聶華苓到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墓前致敬時,鄭愁予開朗灑脫的身影以及安慰聶華苓的影像,也讓人看到他的真情。保羅安格爾墓誌銘上寫著I can't move mountains, but I can make light.尤其讓人感動。
末段提及兒女們對他的推崇,以及詩作品英譯的走味以至於在英文世界無法有應當的重視。認祖歸宗鄭克塽以及落籍金門也值得讓人反思,文壇爭辯正統性、國族認同的必要與風風雨雨。幾十年前唯有大中國,幾十年後台灣認同抬頭。但是斤斤計較這些對於創作似乎不是這麼重要。儘管學術研究方面有其必要,但是就欣賞詩、創作的本質從來不是問題也不該是問題。不然的話幾十年前大中國是正面評價,幾十年後因為台灣認同一樣的作品又變成垃圾,後來又找到某種台灣認同,是不是又要顛覆評價變成傑作。如果能乾乾淨淨撇開每一次政治文學糾葛角力,豪奪強搶發聲權的下流難堪作為該有多好。但這又是癡人說夢,只能任其不斷辯證下去。
++++++++++++++++++
格內相關閱讀:
白話文
++++++++++++++++++
他山之石:
<紀錄片>如霧起時_鄭愁予 憤怒青年啊
++++++++++++++++++
如霧起時Port of Mists
導演:陳傳興
主角:鄭愁予
影片年份:2011
影展:他們在島嶼寫作影展
國別:台灣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