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 (1903-1950)生於印度,出身英國中產階級家庭,讀過聖塞浦里安學校、伊頓中學,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印度地國警察部隊,參加過西班牙內戰,代表作品《1984》、《動物農莊》;《我為什麼要寫作》收錄喬治歐威爾的短文,大致上有幾種類型,一種是回憶文,回憶幼年生活、印度帝國警察部隊、西班牙內戰經歷、潦倒的文壇起步階段。一種是對文學、語言的思考和批判。一種是國外特殊版本的散逸序文。
在歐威爾的回憶文章中,常可以看到複調式的精采寫法,代表文〈如此歡樂童年〉。細膩紀錄幼時所見人事物、感覺、恐懼、不管是外表的細節,或是內心幽微的感覺,一方面又會跳出到現今的成人身份,看透那時老師、同學的根深蒂固於階級環境的勢力嘴臉,甚而一針見血地指出教育制度、私立學校的弊病。然而在回憶和批判的交替使用下,文章卻又十分順暢緊湊,一體成型的感覺。讀完文章後除了對於學校師生有清晰生動的印象外,更在他的批判中觸發許多思考,不得佩服大師出手就是不凡;在專為各版本、國外讀者寫的序文中,歐威爾總會帶到他的印度帝國警察經歷,可見這件事對他的重要性及刺激。
其餘針對文學、語言為題的文章中,可以見到他犀利的剖析,綜觀事物從中找出問題關鍵的絕佳能力,如〈為小說辯護〉描述書評在濫評使小說地位越發低落:
「表面看來,推銷書籍是一種相當簡單和無恥的騙局。甲寫了一本書由乙出版,再由丙在丁週刊上寫一篇評論,如果評價不好,已就全抽回廣告,因此丙就不得不吹捧『令人不能忘懷的傑作』否則就要丟飯碗。」......P.116-117,〈為小說辯護〉,《我為什麼要寫作》
其實套用在今日出版社的網路試讀行銷手法上,也相當好用。網友為了寫完書評後出版社提供的「甜頭」,莫不大力吹捧,在大家亂吹一通一片叫好聲中,即便真正出現好書,也會有「狼來了」的反效果,大家都不相信。至於拯救小說的方法,在文中也提供他的看法。
看這本書有點誤打正著,因為對歐威爾並不算熟,只有許多年前看過《1984》的印象和記得「老大哥」這個詞,這次小小書房偶遇也是有緣。這類大師文學看法及回憶,冷門不多見,又是我喜歡的上海譯文出版。買時沒什麼考慮,讀完更覺得幸運。
++++++++++++++
他山之石:
++++++++++++++
格內相關閱讀:
++++++++++++++
書名:我為什麼要寫作 Why I Write
作者:喬治歐威爾(奧威爾)George Orwell
出版:2007,中國:上海譯文
ISBN:9787532742158
留言列表